行業(yè)資訊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行業(yè)資訊中美左右能源市場格局 頁巖氣革命帶來五大沖擊發(fā)布日期:2016-07-206月3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fā)展報告(2016)》發(fā)布會在京舉行。該藍皮書由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主編,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組織國內頂尖能源問題專家學者共同執(zhí)筆完成。 以下為中海油前首席研究員、東帆石能源咨詢董事長陳衛(wèi)東在發(fā)布會上的講話全文,有刪減。 隨著全球油氣供給過剩和價格的下跌,大家對全球能源的安全感越來越強。從國內電力供給來看更是明顯,過去因為電力供給不足而拉閘限電,現(xiàn)在發(fā)的電卻愁銷不出去。從全球能源格局來看,生產西移、消費東移的趨勢非常明顯。低油價下有新機遇、新挑戰(zhàn),安全、挑戰(zhàn)、機遇都是同時存在的。 過去十年中國對能源,特別是對石油消費的快速增長,迅速改變了全球能源消費格局。與此同時,美國非常規(guī)油氣的生產則改變了全球能源供給格局。當前,全球能源格局又發(fā)生了變化,中國能源消費的低增長加上美國供給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石油價格的下降。 誰是全球能源市場最大的推動者?實際上就是中國和美國。過去我們老講,中國對市場沒有話語權,其實我們沒有意識到中國對市場的巨大話語權,我們的影響力就是話語權,我們沒有很好地利用我們這個話語權來給我們爭取最大的利益。 美國的頁巖油氣革命給世界能源行業(yè)帶來了五大沖擊。第一,增加了全球天然氣供給。第二,最革命性的變化在于,美國非常規(guī)油氣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油氣生產方式,它將生油層變成了產層。第三,讓金融資本更多地進入石油工業(yè),讓金融資本在石油工業(yè)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第四,定價機制在改變,從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2000年初,石油價格定價一直穩(wěn)定在30美元上下,這叫標桿油價。美國頁巖氣革命以后,供給快速增長以后,供過于求了,原來一直充當機動生產者的沙特和歐佩克不干了,你漲得太快了,我再減,我市場份額沒了,這個價格也不見得上得去,干脆我不做了,這就把這個機動生產者的角色又塞到美國頭上。所以整個定價機制就從原來的標桿石油價格變成了現(xiàn)在的觀察美國的邊際成本和邊際利潤。第五,天然氣價格和石油價格脫鉤,這個事情將會影響未來整個世界的能源結構。以往,天然氣是和石油價格掛鉤的,但是美國頁巖氣革命后,特別是從2013年以后,美國的天然氣和石油價格脫鉤了。天然氣和石油脫鉤這個問題,從大宗商品來看意義非凡,因為任何一個大宗商品,如果它沒有獨立的價格體系,它將不成為獨立商品。技術進步讓天然氣的貿易可以全球化,這將會讓天然氣跟石油一樣成為最大宗的能源商品。 |